首页 > 展会 > 国内展览 > 正文 
 
  上海崇明土布文化艺术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
2020-01-08
分享至:

  2019年12月28日,上海纺织博物馆与上海三民文化艺术中心、上海市崇明区正大中学携手举办的“织情画爱——上海崇明土布文化艺术展”,在上海纺织博物馆拉开序幕。

  崇明岛素有“长江门户,东海瀛洲”之美誊,肥沃富庶,非常适合种植棉花,加上精细的工艺、丰富的花色、软实的质地,造就了崇明土布的辉煌。崇明土布有500多年历史,明清以来声誉日隆,20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,当时13万户60多万人的崇明,拥有10万台布机,土布产量达250万匹,产品远销沿海地区、东北及海外,成为当年崇明的支柱产业。此次展览通过“崇明土布的历史变迁”“崇明土布的种类”“崇明土布的织造工艺”“崇明土布的魅力”“崇明土布的重构之美”五个篇章,将崇明土布艺术的风采呈现给上海的广大观众,希望大家在欣赏这流传久远的“老布”及其色彩、纹样等的同时,去感知、爱上崇明岛。

  最有生命力的传承,是让传统“活起来”。展览现场还举行了非遗传承人“土布织造”展示活动,从容流畅的技艺迎来观众的阵阵慨叹。上海纺织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“织情画爱——上海崇明土布文化艺术展”,正是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民间手艺人、文艺爱好者参与到土布复兴文化的再创造上,以此促进土布技艺宗脉不断,薪火相传。

  上海市崇明区正大中学教师刘健,是土生土长的崇明人,他通过土布贴画,将江南水乡的荷塘韵色与土布非遗融合在一起,形成了别样的形式之美,给观众带来一见如故、家乡的感觉。“土布是崇明人的骄傲,是我们祖辈一代人的聪明智慧的结晶,凝聚着老一辈人勤俭、奋斗、开拓的精神。”他说。

  近年来,崇明人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如何更好传承和推广崇明土布文化。自2005年起,上海三民文化艺术中心在崇明江南三民文化村建设了崇明土布馆,征集土布四万余匹,举办多届“土布文化研讨会”、土布技艺展和土布创意设计大赛。2015年,“土布纺织技艺”成功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“压箱底”的崇明土布逐渐走上时代舞台,绽放出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魅力。据悉,展期至2020年2月28日。

  (来源: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)

 

声明: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“CTEI网讯”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、编译、第一信息源、第一媒体合作方等,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“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.ctei.cn”,本网保留法律权利。
相关文章
 
  更多>
  更多>
360.jpg
【专题】连续8年创历
360.jpg
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
sy.jpg
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
sy.jpg
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
sy.png
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
00.png
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

合作媒体:《纺织服装周刊》 《家纺时代》 《中国纺织》 《中国经济网》

©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-29

业务咨询: ctei@cntac.org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