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 > 国内 > 最新 > 正文 
 
  裘皮企业感受切肤之痛
2012-02-02
分享至:

    为期四天的第38届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近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闭幕。据了解,这是中国最大的裘皮及制品交易会,今年的展览吸引了来自10余个国家的近300家知名裘皮企业参展。

  多位参展商对记者表示,在第二天、第三天的高峰时期,客商云集、人头攒动,交易现场气氛活跃,但“热度略有下降,今年的参观商数量相比去年明显下降”。据记者现场观察以及多位长年参展的人士证实,来自欧美的客商数量减少,俄罗斯客人仍然比较稳定。不过,一个可喜的现象是,出口日本、韩国的皮草服装稳步增长,款式更趋新颖多样,热度日益提升,销量也随之攀升,成为超越北欧、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“后来居上者”。

  河北辛集欧亚裘革有限公司李建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,“2011年,丹麦、西班牙受欧债危机影响比较明显,订单减少。此外,几乎所有的成本都在涨,水貂皮价格上涨30%,工人工资也涨到四五千。这一行一年比一年难做。”而对于来自江浙等地区的小企业来说,“成本上的压力,不亚于切肤之痛”,一位参展商如是说。

  尽管2011年人工成本、原材料涨价幅度较高,整个行业竞争也不断加剧,但裘皮行业前景仍被看好。提及裘皮未来的发展趋势,中粮集团总裁助理朱福堂指出,“裘皮消费已经日益走向大众化和日常化”,如今,皮草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,而是逐渐走近普通消费者。

  尚普咨询发布的《2011~2016年中国毛皮服饰市场调研报告》显示,在全球毛皮产量进入相对稳定的同时,中国毛皮消费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,或将成为全球毛皮消费第一大国。

  据中国皮革协会统计,2011年1至10月规模以上毛皮及制品企业工业总产值达475亿元,同比增长29.2%;毛皮服装产量241万件,同比增长12.6%;毛皮及制品(不含生毛皮)出口2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3%。2011年1至9月全国毛皮鞣制及制品行业利润总额31.5亿元,同比增长24.6%。

  在一些地区,毛皮行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,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。河北省近10年来由于市场的带动,毛皮加工业发展很快,已经在阳原、肃宁、辛集等地形成了一个个特色产业集群。同样称作中国毛皮“重地”的浙江省余姚市,2011年裘皮服装服饰的交易量已占到全球的七分之一,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水貂皮服饰交易集散地。

(国际商报)(E05)

声明: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“CTEI网讯”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、编译、第一信息源、第一媒体合作方等,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“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.ctei.cn”,本网保留法律权利。
相关文章
 
  更多>
  更多>
360.jpg
时尚赋能,瑶海蝶变—
0412.jpg
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
sy.jpg
趣看文物|“纹”见少
sy.jpg
华夏衣冠,跨越千年!
sy1.jpg
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
sy.jpg
“数”说纺织:2023年

合作媒体:《纺织服装周刊》 《家纺时代》 《中国纺织》 《中国经济网》

©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-29

业务咨询: ctei@cntac.org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