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 > 国内 > 最新 > 正文 
 
  海宁皮革集群转型升级 扩大品牌影响力
2011-10-21
分享至:
    海宁皮革由来已久,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。“海宁皮革”已经成为海宁乃至浙江的一张金名片。然而,作为以粗放型经营为主的海宁皮革产业,在资源、环保、人力成本等要素的制约下,将何去何从?政府又是怎么样积极推动皮革产业集群向现代皮革产业集群转型的?为此,记者近日专访了海宁市副市长许煜威。
     从生存需要的高度去认识
     “现状决定皮革产业必须转型升级”,记者刚一落座,许煜威就坚定地表明了态度,“作为海宁市的传统支柱产业,海宁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这一产业。然而,由于资源短缺日益严重、劳动力成本逐渐攀升、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等制约,传统的皮革产业面临着‘不变则死’、‘不进则退’的困境。”许煜威补充道:“所以说,转型升级不光牵涉到皮革产业的发展,更是皮革产业的生存需要。”
     关于皮革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出发点,许煜威认为就是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效益,实现的途径则是通过提升皮革企业的竞争力,来达到提升皮革产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。而对于皮革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现实意义,许煜威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:
     其一,实现“创业富民”。就皮革城而言,该市场目前已有3000多家经营户进驻,年成交额约百亿元,这就意味着至少3000多户家庭保持富裕。同时,也可带动相关上游原料供应商、下游产品加工商等的致富,提高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。
     其二,大大增强皮革产业的竞争力。通过坚持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,进一步扩大“海宁皮革”区域品牌影响力,拉长皮革产业的价值链,使微笑曲线向两端不断延伸,“笑得更加灿烂”,使海宁皮革从“中国制造”转型为“中国创造”,走出一条皮革特色产业持续、快速、健康发展之路。
     其三,带动其他传统产业转型。皮革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工作,包括制定提升规划、出台鼓励措施、搭建服务平台、优化资源配置等在前期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为海宁市其他传统产业例如经编、家纺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基础。
     从规划引导上强服务
     在皮革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过程中,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,做好哪些工作?许煜威将其概括为“规划引导,扶持服务”八个字,具体可细化为以下三方面:
     首先,科学规划,正确引导。借力“十二五”,制定本市皮革产业的提升规划。本着“企业主体、政府引导、协会协调”的原则,站在全球资源配置的高度,立足皮革产业发展现状,坚持工业化、市场化和城市化相结合,通过构建“六大系统”,最终实现海宁皮革的工艺流程升级、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,鼓励企业创造品牌,强化“海宁皮革”区域品牌效应,推动皮革产业的持续发展。
     其次,政策导向,助强扶弱。依据“高端引入,低端外移”原则,利用十大市场倒逼机制,例如环保倒逼、信贷倒逼等,加快企业自主转型升级,使它们在市场竞争中“优胜劣汰”:帮助规模较大的企业,使“强者更强”,成为行业龙头企业,成为行业的风向标,引领本行业其他企业的发展;扶持规模不大但具有良好发展潜能的企业,将它们集中管理,便于人才、资源、市场信息的共享,形成规模效应;兼并、舍弃或外移没有能力转型升级的小企业,提高整个产业的层级。
     其三,创建平台,服务为本。依托集商贸、金融、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皮革专业市场––中国皮革城,为皮革贸易的开展创造了交易平台;与高校合作建立皮革研究所,研究皮革生产的新工艺、新技术等;建设由72幢楼组成的皮革风尚中心,集聚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,形成规模效应,对于具备创新技术的企业和人才,给予免费的办公场所,吸引人才;引进国家级皮革产品检测中心,保证海宁皮革产品质量,维护海宁皮革的区域品牌形象;举办中国皮革时尚周、“真皮标志杯”大奖赛决赛、中国皮革服装设计师论坛、皮革服装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,打造知名度,挖掘并吸纳各类人才,为产业的长期发展储备人力资源。
     从“总部基地”角度树目标
     曾经,海宁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皮革制品加工地,大大小小的制革企业、服装和鞋类加工企业遍布海宁各地,是名副其实的皮革制品“世界工厂”。那个时候,制革企业技术落后,除污技术不佳,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;服装和鞋类等加工企业大都订单化生产,客户提供样品,企业按样品加工生产,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,利润微薄。对于海宁皮革的未来定位,许市长坦言:“我们要争创‘皮革产业总部基地’。”
     这几年,通过实施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战略,加快了海宁皮革产业向“三高两低”即“高附加值、高技术含量、高产业集聚度、低能耗、低污染”方向发展。兼并整合了数量庞大但规模较小的企业,减轻了政府的管理压力,有效降低了环境负担。目前海宁仅有制革企业10家,约占全国制革企业数量的1.3%,但产值却占到了近8%,实现了制革企业的规模效应。由于土地资源等的限制,海宁正在逐步外迁加工制造企业,仅保留本土一些实力强大的加工制造企业,将皮革产业的发展重心从加工制造转移到设计、研发、营销等方面。利用海宁皮革城的区域品牌知名度,以贸带商,将海宁打造成为集产品研发、设计、信息、检测、营销于一体的皮革产业总部基地,逐步占据皮革产业的最高端。
     “我们的皮革企业,经历了从无设计人员、到有专门设计人员、到成立设计研究中心、再到成立整个行业的设计研究院这一发展过程。现在,我们要从单纯的卖产品,变成既卖产品又卖服务,且重在卖服务,大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。”许煜威明确指出了海宁皮革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,“我们将立足国内,放眼世界,将海宁皮革产业做强做大。”他坦言:海宁在国内皮革行业是当之无愧的“皮老大”,但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意大利相比,在品牌价值、设计理念差异、制革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。对于如何解困,许煜威表示:“我们将联合协会、企业和政府三方力量,通过制定区域品牌准入和退出机制、制定皮革产品行业标准、成立质量联盟等手段来提高海宁本土品牌的内在价值,以‘时尚’来引领设计理念,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、与高校合作研发等手段来提高制革水平,持之以恒,不断升级,逐渐缩小与它们的差距。”
(搜鞋网)(E05)
声明: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“CTEI网讯”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、编译、第一信息源、第一媒体合作方等,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“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.ctei.cn”,本网保留法律权利。
相关文章
 
  更多>
  更多>
sy.jpg
趣看文物|“纹”见少
sy.jpg
华夏衣冠,跨越千年!
sy1.jpg
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
sy.jpg
“数”说纺织:2023年
图区.jpg
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
sy.jpg
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

合作媒体:《纺织服装周刊》 《家纺时代》 《中国纺织》 《中国经济网》

©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-29

业务咨询: ctei@cntac.org.cn